相关杂志相关协会相关书籍
热门关键词:离心泵  分散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网商文选 >> 人人先是刘俐俐,而后变成张绍刚

人人先是刘俐俐,而后变成张绍刚

发布时间:2012/2/29 9:43:12  点击次数:2983
  *化工机械网讯:2012年1月,微博上*火的话题之一便是,某台求职类真人秀栏目中,主持人张绍刚与求职女刘俐俐的唇枪舌剑。
  简单回顾一下事情的过程。节目中,24岁的海归刘俐俐登场时自称喜欢莎士比亚的“英雄双行体”,并在解释该问题时夹杂英文,且附上了一句“一般人很少读到过”,整个表现颇有卖弄之嫌,使得气氛开始紧张。随后,张绍刚质疑刘俐俐口中所称“*”,而认为应该称“我们这儿”,这个爆发点让人莫名奇妙,但气氛再度走向僵持,而至此,刘俐俐也似乎明白了对方的敌意,并开始还击。*后,众多老板评委们在与刘俐俐就其职业规划、任职经历和家庭背景进行了颇有火药味的问答后,开始质疑其个性,并*终放弃了对她的聘用。
  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开,李开复、姚晨、洪晃等网络红人开始发出声音,纷纷力挺刘俐俐,网友也几乎是一边倒地骂张挺刘。更有人找出另一主持人选拔节目中担任评委的张绍刚刁难应试者范煦的视频,再次引来一片骂声。
  张绍刚的表现的确让人反感,但大多网民的质疑更多是带着反感权威与同情弱者的情绪,也许,走出这些情绪,我们可以看到更多。
  张绍刚怒从何来?
  首先,我们的疑惑是,节目开播至今,张绍刚已经面对过众多形形色色的求职者,为何会对刘俐俐有如此激烈的反应?
  我们尝试分析张绍刚的心理。自我图式(self-schemas)是我们组织自己所处*的心理模板,是关于“我们自己是怎样”的一个勾勒。在此基础上,我们依靠将他人与自我图式相联系,进行Festinger所谓的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s),以便感知和评价他人和自己,这就是“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
  我们可以粗略勾勒张绍刚的自我图式。准确来说,他有两个身份:其一是北京广播电视学院老师;其二是央视的*主持人。可以推断,“知识”和“口才”必然是他自我图式中的两个重要内容。我们更可以推知,他在学生和粉丝们的反馈中建立了“有知识”和“好口才”的自我图式。
  刘俐俐大大咧咧的出现,恰恰是攻击到了张绍刚建立在这种自我图式上的自尊。没有长幼尊卑,没有放低姿态,一个“英雄双行体”让他无从评论,挑战了他的“知识”,针锋相对的话锋更是让他“感觉发冷”,挑战了他的“口才”。更何况,刘俐俐的留学的经历也是张绍刚没有的,从范煦的视频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口吐英文”这一举动的反感。
  于是,自尊被威胁时,针锋相对的打压行为自然发生。事实上,纠正刘俐俐不应称“*”而应称“我们这儿”只是一个托词,他需要的只是一个爆发点而已,因为“英雄双行体”已经酝酿好了他的情绪。而后,刚好主持人手中的权力让他可以引导舆论,于是,刘俐俐的悲剧便应运而生了。
  奇怪吗?张绍刚成名已久,而刘俐俐籍籍无名,这种比较似乎有点无厘头。但遗憾的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社会比较。这种比较甚至可以延伸到另一个层面。比如,我们常常看到职场的领导和前辈斥责下属和后辈太张扬,不懂规矩。
  实际上,是他们将新人与“当年的自己”在比较——我当年可不像你这么懂得察言观色,你小子太有野心!我都是夹着尾巴熬出来的,你还想这么快出头?
  刘俐俐为何“卖弄”?
  其次,刘俐俐的举止也让“倒刘者”颇感不适。他们不相信一个24岁的女孩会对莎翁有多深的理解,何况少见“英雄双行体”,而时不时夹杂的英文和毫不掩饰的情绪也成为批评的焦点。他们质疑其的表现是“卖弄”。
  我们也可以分析刘俐俐的心理。她的举动实际上也是为了维护的自尊。年轻人刚进入社会时处于弱势,此时,他们急需获得认同,这趋使他们去构建一种独特的“自我图式”,这实际上是一种防御机制。例如,一个人在社会的评价指标中比较弱小,而他就在“自我图式”中替换掉社会的评价指标,取而代之自己的专长,或者干脆是一些比较生僻的东西。因为,如此一来,在社会比较中,他们就不再处于弱势地位,可以获得自尊的维持。
  就刘俐俐来说,她求职时的条件以社会的指标来评价的确不够突出,例如,她坦诚是为了混文凭获得的自考学历,再如,她的工作经验也比较有限(相对她想找的编辑工作)。另一方面,她的优势是国外留学习得的英文基础,且有可能更容易接触到外国文学。如此一来,她自然要用“英雄双行体”来标识自己,尽管有可能她只是爱好(她也没有强调自己精通),她自然要时不时展示自己的英文,因为这样可以让她获得较好的自我图式。
  张绍刚对“英雄双行体”和“夹杂英文”的质疑也攻击了刘俐俐建立在这种自我图式上的自尊。平心而论,刘俐俐刚开始也试着礼貌地回应,甚至自嘲地开起了自己的玩笑,比如说自己演巫婆。但当她发现张绍刚的较真时,激烈、不留情面的回应自然也不可避免。只不过,节目刚好是主持人和各位老板评委的地盘,刘俐俐自然是胳膊拗不过大腿。
  不少人将刘俐俐的表现视为“卖弄”,并将此与80后90后的特征相联系。实际上,这是走入了一个误区。人人都会以自我美化的方式来认识自己,展示自己,所以才会有被认为是“卖弄”的“英雄双行体”和夹杂的英文。而当人在面对自尊的威胁时,都会有一种应激反应,所以才会有那种被认为是“无理”的激烈回应。
  这与文化,时代都没有关系,人人都有过此类经历,不管我们把自己想象得再理性。我们想象中的理性,逃不过我们以自我为中心构建自我图式,通过社会对比认识自我和他人的规律。而一旦这种规律存在,我们的客观,就仍然是建立在主观上的客观。
  从刘到张的悲哀
  张绍刚和刘俐俐的冲突,是两种角色自尊的碰撞,底线的交织。在企业中,代表权威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也常常发生此类冲突。
  这种关系中,应不应该允许刘俐俐张扬个性和“卖弄”是一个关键,或者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应该设置怎样的行为准则?事实上,“谁应该让出那条底线”的行为准则代表的正是一种组织文化。
  有意思的是,一些企业家朋友在与我讨论两人时,步调一致地站在了张绍刚一边。原因很简单,这小女孩“太不懂规矩了”。其一,不踏实,好卖弄;其二,不服从管理,喜欢和领导争对错。
  “要做工作先做人”,这是你进入商业社会的常识!言下之意,*不会招聘类似的员工。
  网络红人们同情刘俐俐,大多是主张人格平等,反对权威对于人性的压制,这些毫无疑问是正确的。而这里,我更想谈谈两种文化对于组织效率的影响。
  如同我的那些企业家朋友一样,大多的人把“和谐”等同于“效率”,认为一个容易达成共识的组织是*有效率的组织。但就刘张冲突来看,似乎求职者只有在主持人的自我图式上样样处于弱势,面试现场才能和谐。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使你张绍刚是央视的着名主持人,面试者始终有可能在你的自我图式的某些方面胜过你。那么,节目就需要在海选时以张绍刚为标准进行筛选,结果就好比武大郎开店,只选比自己差的,如此,节目还有什么好看的?转换到企业里,如果管理者都是这种“枪毙个性”的做法,和谐倒是和谐了,但企业还有什么竞争力?
  个性即是不同,是创新的基础,也许会在组织内产生“冲突”,但这些“冲突”相对于“和谐”也许更能创造效率。某种程度上说,管理者更应该像个“主持人”,时时刻刻应该记住,节目的主角不是自己,自己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要做的无非是让人释放个性,并将这些个性转为为组织的竞争力。由此,管理者应该展现的,不是自己对自尊的维护,而是自己的风度和宽容。风度,不是在人家以你预想模式和你交流时的平和,而是尊重人家在任何遵循在“不产生负外部性”原则下的自由。宽容,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用行为准则和标准去评判别人,而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无心之举。只有管理者以风度和宽容为组织里的个性预留空间,企业才能保留更多的可能,才能生机勃勃。
  组织文化的背后折射的是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是一个社会中大众的各类价值标准冲突的结果,是冲突后形成的稳态,表现为一种“共识”。我们的社会中的“共识”是,当刘俐俐与张绍刚的自尊碰撞,底线交织时,后者并不应该让出那条“底线”,反而是前者应该被驱逐。这种“共识”为各类角色的行为设置了一条条“基线(baseline)”,并被我们反复认可、强化。由此,我们也容不下个性,也视驱逐个性的行为为理所当然,文化由此演化进“死胡同”。于是,无数个场景内,张绍刚们利用权威压制了刘俐俐们,刘俐俐们刚一冒头就被阉割了个性,我们甚至不知道有他们的存在。在这种文化里,你只看得见许多的张老师,看不到哪怕一个敢于真实的苍老师和一个敢于出位的乔布斯。
  在这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化中,我们几乎从来没有想过,容不下个性是因为我们为他人预设了角色,喜欢为他人预设角色是因为我们默认不平等的尊卑……
  还好,节目的追求是看点,所以,我们看到了刘俐俐的个性,也看到了张绍刚的秉性;制作方可能因为这场冲突而暗爽,即使张绍刚非常不爽;节目宣传了要工作就要夹着尾巴做狗,尽管这更激发了网民们想要真真实实做人。
  可悲的是,看清一切也不能让我们脱俗。这种文化中,本来是刘俐俐的我们,也只有打磨掉个性。而为了抢到话筒,人人又都好勇斗狠,社会变成了丛林。*后,当我们变成了一个个张绍刚,又会压迫一个个刘俐俐。组织内,社会里,似乎真的都如李承鹏所言,只有CEO,才能CAO。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机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化工机械网,转载请必须注明化工机械网(http://www.chem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②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化工机械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载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载该作品使用时,应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本网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 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本站公告 - 服务条款 - 网站帮助 - 商务服务 - 法律声明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全国客服热线:
    Copyright © 2004-2013 中国化工机械网 WWW.CHEMM.CN
    • 广告业务(图片广告、会员申请):
    • 设备采购(设备采购、导购咨询):
    • 信息编辑(会员审核、信息发布):
    • 媒体合作( 展会、协会、杂志 ):
    • 人力资源:<##SiteHRTel##>
    • 图文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