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谈商道 赚钱奉献管理都要讲艺术
从长江商学院成立的2003年起,李嘉诚先生每年都要在该院“与大师同行”系列讲座中为学员们做一次演讲,在学员中产生很大反响,也引起了很大期待。幸运的是,作为长江学员,我本人聆听了其中的一次演讲;而《*企业家》杂志则连续三次*刊登了演讲内容(2003年第5期、2004年第7期、2005年13期)。
作为在全球有影响的华人企业大家,李嘉诚先生的演讲并不多。这几年他逐渐从商业转向社会,由“立功”到“立德”、“立言”,着力于“第三个儿子”——李嘉诚基金会的培养。这三次演讲,专门针对内地企业界人士,以普通话讲,且均以“艺术”为题,涉及经营管理、社会责任、文化人生诸多方面,有总结自己一生商业体验的意味。他的企业王国遍及全球41个国家,总部在*香港,但*需要也*能领会他的一生商道的,还是内地年轻而庞大的企业家群体。
从“赚钱的艺术”到“奉献的艺术”再到“管理的艺术”,李先生的思考是连贯的、递进的。“赚钱的艺术”讲的是“老二如何变*”,或者说“如何抓住时机”,是大企业经营之道。“抓机遇”被认为是华人商业的共性和精髓,李嘉诚更是被看作“机遇之神”,“很多人说我懂得抓住时机。抓住时机的背后是什么?看你平常的步伐是否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发力,走在竞争对手前面。”在这次演讲中,他详细阐述了“抓住时机”的四个重要因素:知己知彼,磨砺眼光,设定坐标,毅力坚持。
“奉献的艺术”讲的是华人企业家另外一个共性:商业成功之后如何与社会和谐共处?他比较了范蠡和富兰克林东西古今两个大商人的道路选择:范蠡是急流勇退,潇洒放下,散尽家财适应社会;富兰克林却积极进取,以商业文化改变社会。“入世”还是“出世”?李先生似乎更欣赏富兰克林的社会责任感。古老*“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观念是否在全球化时代改变?李先生此讲,道出了华人企业家的宿命。
“管理的艺术”,讲的是老板与*的区别,这也是华人企业家在管理上的一个迷思。“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地位,这可能来自上天的缘份或凭仗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做*较为复杂,你的力量来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要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和能力一样重要。”威权式管理在华人企业尤其是*代企业中很常见,李先生显然不大认同。在演讲中,他讲了许多做人做*的道理,“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什么样,是建立尊严的基础”,“问题的核心是避免聪明的组织干愚蠢的事”。
如果以一个企业家为圆点,“赚钱的艺术”针对的是同行,讲市场竞争;“奉献的艺术” 针对的是社会,讲社会责任;“管理的艺术”针对的是管理者与员工,讲管理艺术。如此算来,在“企业五伦”中,李先生已经讲了四伦,仅余下第五伦“投资者”,即企业家怎样对待资本的问题。接下来会不会是讲“借钱的艺术”?有学员说不会,因为李先生本身是大投资家,他不需要借钱,要讲也是讲“投资的艺术”!
“会不会讲国际化?”不少学员这样推测。的确,在三次演讲过程中,国内企业的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大,有关*企业海外收购的话题已成为国内外舆论持续关注的焦点。华人企业如何收购欧美公司?收购之后如何跨文化管理?放眼华人*,的确只有李嘉诚*有资格、也*有责任讲这个话题。
其实,李嘉诚早在2001年就有过一次有关国际化的演讲。那是在“2001年全球潮商大会”上,演讲题目叫“全球化的重压”,刊登在《*企业家》杂志2001年第5期:“当我们如此高兴地共聚时,我们可能不曾想到,假如这*全部只是我们潮人!这可能不是一个*富有趣味的*。”李先生一开讲就和潮州同乡开了个玩笑。为什么全是潮人的*是无趣的?“文明社会的发展精髓在于多元汇聚,是建基于不同的传统文化及信仰。”“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现实,我们每天生活其中,但经济的融合只是其中一个层面,全球化更重要的问题是人类如何消除歧见、和谐共进。——漠视此问题,我们将付出高昂的代价。”
潮州商人遍及全球,这样的话在老乡中讲,真是振聋发聩!而眼下四处收购四处碰壁的大国企,以及所到之处寸草难活的*“鞋蝗虫”,是不是能从中听到点什么?
(源自:慧聪网商人博客 发表者: 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