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不易,走好更难
发布时间:2013/12/23 9:11:08 点击次数:5563
河南卫视*近推出了一个节目叫《汉字英雄》,吸引全国各地识字*多的青少年参与,意在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展示自己掌握汉字水平和个性的机会与舞台。受此启发,笔者有时对着汉字琢磨一番,不得不佩服老祖宗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洞察力,比如“困”和“囚”。
这是两个象形文字,祖先们用形象的图案告诉我们,如果把有生命、想发展的东西围堵起来,那就是困境,那就是绝境。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车到山前必有路”!可是,如果当我们不知道自己已处于被困被囚的状态时,或不知不觉地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的话,我们还会想方设法去摆脱困境、突出重围吗?很难说,因为“温水煮青蛙”的案例就摆在面前。
如何避免“慢性中毒”,怎样才能不当温水里的青蛙,这是个问题。
先看一组数字。从2003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的出口产值(美元)增长了400%。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五年,即便在全球经济萎靡不振的情况下,我国的出口仍然增长了80%。如今,*已成为*上*大的机床生产和出口国。2012年,*对美出口中,机电产品产值超过60%;美国对*出口中,机电产品产值只占了53%。2013年上半年,我们已开始向传统机床制造强国德国出口“生产机床的机床”——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有人预计,到2018年,*对美国出口中,机电产品将超过70%,其中高科技产品将超过50%;同时,我们从美国进口的产品中,简单加工的农产品和原材料将超过50%,其中包括土豆、猪肉、玉米、鱼虾、面粉、牙签和一次性筷子……
毫无疑问,1架外国飞机换8亿件*衬衫的时代将很快一去不复返,一台*机械换数万吨美国大豆的时代正在到来。
这一切,得益于什么呢?毫无疑问,得益于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意味着要突破,要创新,要走出去,要发展壮大。三十多年了,我们仍在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并期待中央政府通过深化改革来消除沉疴,深挖潜力。国家社会是这样,企业个人更是如此。
先声药业集团董事会主席任晋生曾痛心疾首地说:“*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各行各业都在飞快地追赶*水平。然而,医药产业却是个长期停滞不前的特例,或许其不堪程度只有*足球能比!”为什么?笔者认为*大的桎梏就是我国的医药产业不敢开放自己,以致于保护过度,被养得虚胖却只敢赚国内老百姓的钱。甭说冲出亚洲了,连在港澳台立足都很困难。
读了吴晓波先生的《大败局》、《激荡三十年》,笔者发现一个现象:现在功成名就哪怕是创业失败的企业家,往往是当年村里*开放的人,或是研究所和大学里*开放的人,抑或是机关里*开放的人。如果有无业游民成为企业家的话,恐怕也是他们那个群体中*开放的人。环境、才华和努力固然是成功者的助推器,但他们成功的关键还是自己先解放了自己,然后才融入了开放的环境。
可以设想一下:假设楚天人不解放自己,不从永州搬到长沙,会有现在的楚天科技吗?刘积仁如果当年不去深圳,会有现在的东软集团吗?假如华为畏敌如虎,不尝试着闯荡国际市场,假如联想不敢并购IBM的PC业务,会有他们的今天吗?值得注意的是,开放的环境并不保证企业家的成功,只有企业家自己先开放了自己,主动走出,才可能成功。
*加入WTO前,有多少人以“保护民族企业”为由进行激烈反对?要不是政府高层从长远的战略角度考虑,不站在为民族和国家未来利益考虑的高度上,果断地解放自己、开放自己,加入WTO,我们那些该保护的也未必能保得住。
换个角度说,如果开放能让*企业全军覆没的话,那*早就灭亡了。而事实恰恰证明,越是在开放的时代,越是接受陌生、共生共荣的时代,*越是强大富有,比如盛唐。
小不忍则乱大谋。拒绝小的牺牲,不能忍受暂时的痛苦,整体就会面临重大牺牲,付出巨大代价。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亘古不变的发展规律。然而,我们并不一定要等到被囚被困、穷途末路之时才想到要变要走出啊!
*后,再讲一个关于种树人的故事:种下树苗后,种树人却不常来浇水,而且浇得也毫无规律:不但断断续续,还时多时少。于是有人责问,不怕树苗死掉吗?他却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树不是种菜,树要学会从土里找水。我浇水就是模仿老天下雨,让树苗在荒野里拼命扎根,寻找水源。如果我每天定时浇一定量的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性,它们的根就只会长在地表。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就会枯萎;即使有幸存,如果遇到狂风暴雨,也一定会被吹得东倒西歪!”
走出不易,走好更难;企业如树,诚如斯言。
文:楚天科技/蔡运磊
这是两个象形文字,祖先们用形象的图案告诉我们,如果把有生命、想发展的东西围堵起来,那就是困境,那就是绝境。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车到山前必有路”!可是,如果当我们不知道自己已处于被困被囚的状态时,或不知不觉地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的话,我们还会想方设法去摆脱困境、突出重围吗?很难说,因为“温水煮青蛙”的案例就摆在面前。
如何避免“慢性中毒”,怎样才能不当温水里的青蛙,这是个问题。
先看一组数字。从2003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的出口产值(美元)增长了400%。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五年,即便在全球经济萎靡不振的情况下,我国的出口仍然增长了80%。如今,*已成为*上*大的机床生产和出口国。2012年,*对美出口中,机电产品产值超过60%;美国对*出口中,机电产品产值只占了53%。2013年上半年,我们已开始向传统机床制造强国德国出口“生产机床的机床”——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有人预计,到2018年,*对美国出口中,机电产品将超过70%,其中高科技产品将超过50%;同时,我们从美国进口的产品中,简单加工的农产品和原材料将超过50%,其中包括土豆、猪肉、玉米、鱼虾、面粉、牙签和一次性筷子……
毫无疑问,1架外国飞机换8亿件*衬衫的时代将很快一去不复返,一台*机械换数万吨美国大豆的时代正在到来。
这一切,得益于什么呢?毫无疑问,得益于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意味着要突破,要创新,要走出去,要发展壮大。三十多年了,我们仍在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并期待中央政府通过深化改革来消除沉疴,深挖潜力。国家社会是这样,企业个人更是如此。
先声药业集团董事会主席任晋生曾痛心疾首地说:“*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各行各业都在飞快地追赶*水平。然而,医药产业却是个长期停滞不前的特例,或许其不堪程度只有*足球能比!”为什么?笔者认为*大的桎梏就是我国的医药产业不敢开放自己,以致于保护过度,被养得虚胖却只敢赚国内老百姓的钱。甭说冲出亚洲了,连在港澳台立足都很困难。
读了吴晓波先生的《大败局》、《激荡三十年》,笔者发现一个现象:现在功成名就哪怕是创业失败的企业家,往往是当年村里*开放的人,或是研究所和大学里*开放的人,抑或是机关里*开放的人。如果有无业游民成为企业家的话,恐怕也是他们那个群体中*开放的人。环境、才华和努力固然是成功者的助推器,但他们成功的关键还是自己先解放了自己,然后才融入了开放的环境。
可以设想一下:假设楚天人不解放自己,不从永州搬到长沙,会有现在的楚天科技吗?刘积仁如果当年不去深圳,会有现在的东软集团吗?假如华为畏敌如虎,不尝试着闯荡国际市场,假如联想不敢并购IBM的PC业务,会有他们的今天吗?值得注意的是,开放的环境并不保证企业家的成功,只有企业家自己先开放了自己,主动走出,才可能成功。
*加入WTO前,有多少人以“保护民族企业”为由进行激烈反对?要不是政府高层从长远的战略角度考虑,不站在为民族和国家未来利益考虑的高度上,果断地解放自己、开放自己,加入WTO,我们那些该保护的也未必能保得住。
换个角度说,如果开放能让*企业全军覆没的话,那*早就灭亡了。而事实恰恰证明,越是在开放的时代,越是接受陌生、共生共荣的时代,*越是强大富有,比如盛唐。
小不忍则乱大谋。拒绝小的牺牲,不能忍受暂时的痛苦,整体就会面临重大牺牲,付出巨大代价。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亘古不变的发展规律。然而,我们并不一定要等到被囚被困、穷途末路之时才想到要变要走出啊!
*后,再讲一个关于种树人的故事:种下树苗后,种树人却不常来浇水,而且浇得也毫无规律:不但断断续续,还时多时少。于是有人责问,不怕树苗死掉吗?他却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树不是种菜,树要学会从土里找水。我浇水就是模仿老天下雨,让树苗在荒野里拼命扎根,寻找水源。如果我每天定时浇一定量的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性,它们的根就只会长在地表。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就会枯萎;即使有幸存,如果遇到狂风暴雨,也一定会被吹得东倒西歪!”
走出不易,走好更难;企业如树,诚如斯言。
文:楚天科技/蔡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