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创出重压容器*——山东齐鲁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07/11/15 10:43:25 点击次数:12427
2005年3月,齐鲁石化公司机械厂民营化改制为山东齐鲁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改制前还处于亏损境地的这家企业,改制后面对竞争激烈的机械制造行业,充分把握全国石化工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从加强技术装备入手,着眼提升企业重型压力容器制造能力,在做强做精产品和追求信誉上下功夫,以打造“齐机”*开拓国内外市场,使企业在竞争中闯出了一片天地。2005年该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07亿元,改制当年即一举扭亏为盈;2006年销售收入1.67亿元;2007年跨入*机械行业500强,全年销售收入预计突破3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出路在于做强做精上
改制前的齐鲁石化机械厂由于技术装备薄弱,缺少高、精、尖大型先进制造设备,企业不具备核心竞争力,难以满足和适应齐鲁石化公司化工设备检维修和技改的需求。面对齐鲁石化年投资几个亿的新建和技改项目,该机械厂受技术装备能力的限制,一些大型厚壁高附加值的设备不能制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肥水外流,更别说跳出小圈子去参加全国和中石化组织的设备制造订货会了,企业因此长期陷入每年亏损数千万元的困境。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改制后的公司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石化机械制造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装备技术实力和品牌的竞争。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出路就在于强化自身的技术装备,在做强做大做精上谋出路,只有真正拿得出与国际水准一较高下的产品,才有能力去与竞争对手抢占市场。基于此,公司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2005~2006年投资2.4亿元,加强基础建设,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中低压容器向高压容器转型;2007年进一步完善提升重型容器生产能力,促进装备制造升级;2008~2010年,扩能旋压,配套金工,实现企业整体资源优化。
公司前期自筹资金1.2亿多元,新建了*、二重型容器车间及配套工程,配备完善齐全的理化、计量、无损探伤等质量控制手段;购置了大型卷板机,卷制能力由过去的不足40毫米提升到冷卷130毫米、热卷180毫米;自行设计制造特大型卷板机,将卷制能力提升到380毫米;购置了大型吊车,起吊能力从50吨提升到500吨以上;购置了国内*的大型数控双刀架立车,加工直径从3.5米提升到6.5米;购置了大型卧式数控车床,加工直径2.5米,承载100吨,长度达12米;购置了钴60γ射线探伤机等先进的无损探测设备,探伤能力从30毫米提升到200毫米以上;新建了大型加速器探伤室,探伤能力进一步提升到380毫米等。同时,牵头制定了国家冷旋压封头行业标准,其冷旋压成型技术处于全国*水平。目前,该公司共拥有各类大型制造加工设备400余台套,具有A1级高压容器、A2级三类高压容器资质,铁路罐车设计、制造许可证,A3级锅炉压力容器封头制造许可证等,已具备年制造各类大型压力容器2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进入全国同行业前列。
气力用在质量信誉上
近两来,该公司致力于石化系统进口设备的国产化,先后研制生产出各种炼油、化工、乙烯装置所需的塔器、反应器、容器、大型储罐、换热器、搅拌器及各种容器用旋压封头等产品;成功地完成了齐鲁石化公司乙烯装置大型脱氢反应器,氯乙烯装置氧氯化反应器,离子膜装置一、二、三效降膜蒸发器等300余台材质特殊、技术含量高的设备国产化攻关任务。仅齐鲁石化72万吨/年乙烯装置改造,该公司就完成总量近千台、总重1万余吨、总产值达2.6亿多元的设备制造任务,被齐鲁石化评为“齐鲁乙烯二期改造*供应商”和“乙烯二期改造先进单位”。
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资源优化改造项目是中石化重点技改项目,整个项目的设备制造任务为成套设备129种、近200台、重达4300余吨、总产值1.8亿多元,齐鲁机械制造公司以自身优势将其全部承担下来。一家公司独自承揽整个项目的设备制造,这在中石化机械制造行业是*的。该项目设备制造的特点是高温、高压、低温结构材料特殊,超重超厚,焊接组对等技术要求非常高。为确保设备制造质量和工期,该公司做了充分准备,生产组织实行倒排工期,重点设备重点突击等。为严把产品质量关,该公司从购买原材料入手,抓好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实施质量考核“四检制”,即自检、互检、专检、联检,确保了焊接质量平均一次探伤合格率98%以上,全部产品出厂合格率100%,仅8个月就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市场开拓赢在品牌上
市场竞争实质上是品牌的竞争。齐鲁机械制造公司凭借竞争实力,在开拓国内外市场中创出了骄人业绩,打响了“齐机”*:公司曾为“神舟”飞船制作了回收仓试验件;为长征运载火箭开发了配件;为我国洲际导弹制造了封头等,其研制的哈氏合金封头填补了*。
近两年来,该公司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立了“立足齐鲁,开拓市场,面向全国,走向*”的经营战略方针,在抓好齐鲁石化公司内部市场的同时,加大了对外经营力度,力求在外拓市场中求得更大发展。为此公司制定了近三年对外承揽任务的目标,力争每年对外创收1亿元以上。截至目前,公司已先后获得上海惠生、福建乙烯、青岛大炼油、胜利油田600万吨/年加氢、天津石化、茂名石化、中海油等企业一大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重型压力容器设备制造任务,预计2007年签定合同将超过4亿元。此外,该公司产品还远销日本、法国、德国、韩国、孟加拉、苏丹等国家,初步形成了内外市场并举的合理布局。
出路在于做强做精上
改制前的齐鲁石化机械厂由于技术装备薄弱,缺少高、精、尖大型先进制造设备,企业不具备核心竞争力,难以满足和适应齐鲁石化公司化工设备检维修和技改的需求。面对齐鲁石化年投资几个亿的新建和技改项目,该机械厂受技术装备能力的限制,一些大型厚壁高附加值的设备不能制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肥水外流,更别说跳出小圈子去参加全国和中石化组织的设备制造订货会了,企业因此长期陷入每年亏损数千万元的困境。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改制后的公司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石化机械制造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装备技术实力和品牌的竞争。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出路就在于强化自身的技术装备,在做强做大做精上谋出路,只有真正拿得出与国际水准一较高下的产品,才有能力去与竞争对手抢占市场。基于此,公司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2005~2006年投资2.4亿元,加强基础建设,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中低压容器向高压容器转型;2007年进一步完善提升重型容器生产能力,促进装备制造升级;2008~2010年,扩能旋压,配套金工,实现企业整体资源优化。
公司前期自筹资金1.2亿多元,新建了*、二重型容器车间及配套工程,配备完善齐全的理化、计量、无损探伤等质量控制手段;购置了大型卷板机,卷制能力由过去的不足40毫米提升到冷卷130毫米、热卷180毫米;自行设计制造特大型卷板机,将卷制能力提升到380毫米;购置了大型吊车,起吊能力从50吨提升到500吨以上;购置了国内*的大型数控双刀架立车,加工直径从3.5米提升到6.5米;购置了大型卧式数控车床,加工直径2.5米,承载100吨,长度达12米;购置了钴60γ射线探伤机等先进的无损探测设备,探伤能力从30毫米提升到200毫米以上;新建了大型加速器探伤室,探伤能力进一步提升到380毫米等。同时,牵头制定了国家冷旋压封头行业标准,其冷旋压成型技术处于全国*水平。目前,该公司共拥有各类大型制造加工设备400余台套,具有A1级高压容器、A2级三类高压容器资质,铁路罐车设计、制造许可证,A3级锅炉压力容器封头制造许可证等,已具备年制造各类大型压力容器2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进入全国同行业前列。
气力用在质量信誉上
近两来,该公司致力于石化系统进口设备的国产化,先后研制生产出各种炼油、化工、乙烯装置所需的塔器、反应器、容器、大型储罐、换热器、搅拌器及各种容器用旋压封头等产品;成功地完成了齐鲁石化公司乙烯装置大型脱氢反应器,氯乙烯装置氧氯化反应器,离子膜装置一、二、三效降膜蒸发器等300余台材质特殊、技术含量高的设备国产化攻关任务。仅齐鲁石化72万吨/年乙烯装置改造,该公司就完成总量近千台、总重1万余吨、总产值达2.6亿多元的设备制造任务,被齐鲁石化评为“齐鲁乙烯二期改造*供应商”和“乙烯二期改造先进单位”。
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资源优化改造项目是中石化重点技改项目,整个项目的设备制造任务为成套设备129种、近200台、重达4300余吨、总产值1.8亿多元,齐鲁机械制造公司以自身优势将其全部承担下来。一家公司独自承揽整个项目的设备制造,这在中石化机械制造行业是*的。该项目设备制造的特点是高温、高压、低温结构材料特殊,超重超厚,焊接组对等技术要求非常高。为确保设备制造质量和工期,该公司做了充分准备,生产组织实行倒排工期,重点设备重点突击等。为严把产品质量关,该公司从购买原材料入手,抓好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实施质量考核“四检制”,即自检、互检、专检、联检,确保了焊接质量平均一次探伤合格率98%以上,全部产品出厂合格率100%,仅8个月就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市场开拓赢在品牌上
市场竞争实质上是品牌的竞争。齐鲁机械制造公司凭借竞争实力,在开拓国内外市场中创出了骄人业绩,打响了“齐机”*:公司曾为“神舟”飞船制作了回收仓试验件;为长征运载火箭开发了配件;为我国洲际导弹制造了封头等,其研制的哈氏合金封头填补了*。
近两年来,该公司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立了“立足齐鲁,开拓市场,面向全国,走向*”的经营战略方针,在抓好齐鲁石化公司内部市场的同时,加大了对外经营力度,力求在外拓市场中求得更大发展。为此公司制定了近三年对外承揽任务的目标,力争每年对外创收1亿元以上。截至目前,公司已先后获得上海惠生、福建乙烯、青岛大炼油、胜利油田600万吨/年加氢、天津石化、茂名石化、中海油等企业一大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重型压力容器设备制造任务,预计2007年签定合同将超过4亿元。此外,该公司产品还远销日本、法国、德国、韩国、孟加拉、苏丹等国家,初步形成了内外市场并举的合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