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嘉璐谈节约能源法执法检查:让节约成为自觉
发布时间:2006/8/23 15:52:05 点击次数:8622
在节能的监管、激励方面,政府不能全包,要学会以点带面,把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交给社会去做。 节能和环保存在因果关系。“多耗能,多污染”,“耗能是上游、污染是下游”。 建议创办一个建筑节能研究所。全国城乡每年新增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这个研究所*是长命百岁的研究所。 8月下旬,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将听取节约能源法的执法检查报告。许嘉璐副委员长在5月下旬带队赴浙江、吉林进行节约能源法执法检查。他表示:“节约能源法的落实与否,取决于人们的节能意识如何。进一步提高节能意识至关重要,各级领导要有节能意识,全社会都要有节能意识,让节约能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节能法在多个方面已不适应新形势 背景:节约能源法199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节能的政策法规及实施方法,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本地实际,颁布实施了节能条例或办法,制定各类配套法规规章70多项。 记者:很多人反映,目前的节约能源法已不适合我国目前发展需要,检查之后,您的看法如何? 许嘉璐:节约能源法实施8年多,各地政府对节能工作越来越重视,采取了许多措施,制定了很多文件。尤其是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能源需求量大,资源相对匮乏,对节能工作紧迫感强。但节约能源法确实已不适应新的形势,表现在:执法主体不明确,执法机构不健全,很多地区尚未建立节能监管体制,同时缺少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惩戒力度不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律、法规的落实。还有节能标准规范的制定问题,许多节能标准缺位或滞后,许多耗能设备没有能效标准,一些行业节能设计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能源统计也相对滞后,致使分析评价节能工作成果和问题时,缺少统计数据支持。 与节约能源法制定之时相比,我们的体制、机制都有所不同,从前靠行政手段推动节能,现在要靠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一起推动。在节能的监管、激励等方面,政府不能全包,要学会以点带面,把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交给社会去做,比如,节能技术评估问题,就可以授权给中介组织,由他们去评估、监督,政府只需监管好中介组织就行了;政府也要学会以奖代投,四两拨千斤,比如,对于节能项目,政府给予奖励或认定,金融信贷方面给予优惠。 再不节约,我们维持不下去 背景:“十五”时期,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9.9%,比改革开放前20多年年均增长幅度高5.8个百分点。尤其是2003、2004两年分别达到15.3%、16.1%,增长幅度之高,20多年来*。 |
许嘉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指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指标的确有难度,但是,再不节约,*维持不下去。不仅石油危机、缺电严重事关能源问题,近几年,煤矿事故增加,都与能源过度消耗有关系——如果不是煤供应不上,超量开采,矿难不会那么多。节约能源还与环境保护存在着因果关系,“多耗能,多污染”,“耗能是上游、污染是下游”。我国现在是钢铁生产大国,但是出口一吨钢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要消耗掉多少水、电、煤,承受多少污染。
实施节约能源法,落实“十一五”规划的节能指标,首先要解决意识问题,不仅各级领导,尤其主管领导要有节能意识,而且全社会都要有节能意识,这一点至关重要。
记者:您认为怎么才能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
许嘉璐:提高认识,让更多的人自觉节能,需要呼唤传统的回归。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之一,就是要勤俭、要积累,要对欲望有所克制。而与此相对的西方文化,是消费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文化观念传遍我国城乡,人们欲望膨胀。以住房为例,香港资深教授有的也只住90平方米,而现在的年轻人结婚新房若只有70平方米,都会觉得面上无光。试想,少盖1平方米,可以节约多少资源?
当然,节能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还需有超越。一是要超越道德层面,可以提升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节俭是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的;二是要超越直接使用的范畴,不仅*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乃至每个家庭都需要节能,节约要成为全社会的潮流。
建筑节能可以从意识上影响千家万户
背景: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单耗平均比国外高出30%以上,如2000年我国火电供电煤耗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21.4%,铜冶炼综合能耗高65%,纸和纸板综合能耗高120%。我国建筑能耗也居高不下,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
记者:相对来说,工业比较注重节能,工业节能在哪些方面还有潜力可挖?
许嘉璐:可以在工业企业中大力提倡循环经济。全社会是由多个子系统形成一个大系统,要做到整个系统循环起来很困难,德国也只在具体行业上实践成功,以我国目前情况看,企业间循环有难度,可以从企业内循环入手。沼气池就是一种小型循环经济模式,*早由农民发明,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秸秆等经厌氧发酵后,沼渣、沼液都成为很好的绿色肥料。农家能做到,靠的是节能意识、创新精神和科学技术,同理,企业也应该能做到。一开始投入会较大,但一定物有所值。河套地区的几个造纸厂,实施循环经济后,几年时间里投入全部收回,现在生产成本比同类企业约低1/5。当然,政府要通过多种手段,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综合利用资源,进而形成企业内的循环经济。
记者:在“十一五”规划的20%目标里建筑节能分摊了40%的任务,您认为建筑节能有这么重要吗?
许嘉璐:建筑节能之所以是重点,除了建筑节能可以直接惠民,实施起来容易,不像制造钢铁那么复杂之外,人人都要住房,建筑节能可以从意识上影响千家万户。因此,建筑节能超越了所耗能源的量的问题,它涉及生活中的每个人。宣传建筑节能,进而在全社会形成节能气氛。这种宣传点点滴滴渗透人心,像我们以前所形成的“人走灯关”、“节约用水”等观念,现在连不识字的农民也知道,比正统宣传更细致、更持久。
建筑节能,科学研究要紧跟。新型节能材料质量到底怎么样,如果三年后就要换,老百姓谁会用?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科研机构,都要把建筑节能研究提上日程。我建议创办一个建筑节能研究所。全国城乡每年新增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这个研究所完全可以靠科研成果养自己,并且*是长命百岁的研究所。
国家发改委网站今天刊出发改委主任马凯的文章指出,节约能源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多管齐下,多方努力,主要要从六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这六方面包括:通过调整结构节能;通过技术进步节能;通过加强管理节能;通过深化改革节能;通过强化法治节能;通过全民参与节能。
(源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