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访山东省物价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充
山东省政府近日宣布,自3月1日起,山东省对超标准耗能企业实行加价管理,超标准耗能*高加价3倍。为此,记者采访了山东省物价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充。
记者:请问《山东省超标准耗能加价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实施的重大意义何在?
陈充:山东省是经济大省也是耗能大省。“十五”期间,山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迅速扩大,但“十一五”期间,不解决企业能耗大的问题,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受到严重影响。制定这个办法,就是要在促进节能降耗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好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
记者:《办法》对超标准耗能是如何认定的?对超标准耗能加价标准和基准价格以及超标准耗能加价费是如何确定的?
陈充:认定超标准耗能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和省标准化、节能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能源效率、消耗标准。目前山东省已出台的能耗标准有30多项,除此之外,对尚未确定能源消耗标准的行业暂不实行超能耗加价政策。今后将随着各个行业能耗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相应扩大《办法》的实施范围。
企业消耗的能源主要有煤、电、油、气、热等,由于电是一种特殊商品,并具有质量统一、计量准确、便于操作的特点,因此可以单独计算。其他能源因品种多、标准不统一等,难以确定基准价格,因此,《办法》将其他能源按照国家规定,折算为标准煤确定基准价格。电、煤基准价格依据目前山东省的实际平均价格,确定为电每千瓦时0.6元,标准煤每吨500元,并且实行动态管理,根据运行情况适时调整。《办法》设定的超标准耗能加价标准,按10%、20%两个界线划分为三个档次,即10%以内加价1倍,10%~20%加价两倍,20%以上加价3倍,这个幅度是符合山东实际的,是可行的。
记者:实行超耗能加价政策是包括化工企业在内用能企业非常关心的一件大事。这项政策实施后对省内企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陈充:为提高《办法》的科学性,在制定《办法》的过程中,我们对18个行业、522家企业2006年耗能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办法》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估。在所有调查企业中,超过规定能耗标准的,约占调查企业总数的11.49%。其中超过规定标准10%以内的,占调查企业总数的4.79%;超过规定标准10%~20%的,占1.34%;超过规定标准20%以上的,占5.36%。这个结果表明,《办法》能够适应我省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一是从总量上看,近九成的企业不会因为实行超耗能加价政策而受到影响,能够达到既充分发挥加价政策对节能的激励、约束作用,又不会对多数企业造成大影响的目的;二是从程度上看,超耗能企业主要集中在10%以下和20%以上两个区间,对于超限10%以内的企业来讲,超限部分加价一倍不至于对企业造成大的冲击,而且通过技术改造、加强管理等措施,企业完全可以将能耗控制在规定限额以内;三是从行业看,超限较多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小火电、啤酒、纺织等产能相对过剩的行业,且多数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企业,即使不实行加价政策,其生存能力也非常有限。
记者:去年,国家进一步扩大了差别电价政策的实施范围,提高了加价幅度。请问陈局长,实行差别电价政策的企业是否同时实行超耗能加价政策?
陈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有关规定,为遏制高耗能产业的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将差别电价政策由六个行业扩大到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黄磷、锌冶炼等八个行业,淘汰类企业加价标准由现行每千瓦时5分提高到0.2元,限制类企业由每千瓦时2分提高到5分,差别电价收入全额收缴中央财政。差别电价与超耗能加价政策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对能源浪费都具有很强的约束性。为避免政策上的交叉和重复,《办法》规定:山东省目前实行差别电价政策的高耗能企业,其用电部分暂不征收超耗能加价费。
记者:近年来,山东省物价局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节约型社会建设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重点抓哪几项工作?
陈充:围绕节能降耗,今后一段时期山东各级物价部门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继续深化电价改革,促进节能降耗减排和结构调整。二是要理顺成品油、天然气价格,促进油、气资源节约。三是要实行扶限并举的价格政策,促进资源综合利用。